安阳概况: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自然地理景观而言,太行山和洹河形成安阳依山傍水的典型特征。就文化景观而言,横跨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这里还是上古颛顼、帝喾二帝陵和文王演《周易》的所在地,隋唐的瓦岗寨起义也在这里发生。从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的历史典故,到兴建举世闻名的红旗渠,都可以看出水对安阳人民的重要性。
展园设计:
安阳园位于园博园东北角的“现代园区”。北依澳门园,南临海口园和重庆园,西与哈尔滨园相对;西南方向上还有上海园。这几个城市展园代表着中国东西南北的自然和文化特色,而安阳展园立足中原文化,以殷墟遗址、红旗渠、周易、灵囿等历史文化遗产为原型,从中撷取园林设计要素,构建出整体和谐、独具一格的“安阳·囿”。
1.自然景观
展园以“洹河”为主题的自然水体形成“前河后园”的布局,体现临水而居的城市特征。一组流线型水景墙和两道红色钢架渡槽穿越全园,令人联想到举世闻名的红旗渠。来自太行山的红色石板,搭建出类似红旗渠岩壁的石笼墙、叠水墙,高大的钢结构渡槽仿佛一面旗帜,成为安阳展园的标志。河流、河滩、水渠、渡槽、涌泉、壁泉、水池、雾化喷泉等水景,结合水生植物、地被花卉、灌木树丛构成的植物群落,形成富有生气的展园空间。
2.文化景观
展园从甲骨文、青铜器、周易等安阳历史文化遗产中撷取的设计要素,通过甲骨文对联、甲骨文百家姓墙、司母戊鼎、易经演绎图、蓍草、“卦”型种植池等给人以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周易的寓意出发,如营造“阴阳平衡”“天圆地方”的南入口和北入口,用“卦”来解释园中的景点、景物,帮助人们加深对易经积极意义的理解。
展园形成以礼仪文字和周易卦爻为主题的两条文化轴,在两座红色钢结构渡槽的引导下带您进入园中,逐一品味历史文化的奥妙与乐趣。
两文化轴汇聚在园中的制高点“帝王台”。帝王台分上下两层空间,上层是登高远眺的平台。底层的掩体建筑作为室内展厅,展现在安阳这片土地上沉积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小屯文化特征。
委托单位:安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设计时间:2009年06月—2009年07月
施工时间:2009年07月—2009年09月
用地规模:约3400平方米
项目主持人:朱建宁
项目组成员:陈美兰、马健、白丹、李芳、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