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日照展园位于园博园西南角的“齐鲁园”沿海展区。东边临湖,与园博园东北角的主轴线遥相呼应。展园与湖之间是7m宽的主环路,南侧与另一条主园路相接,是人流密集、驻足观赏的焦点位置。
园址内有高约5m的小山丘,地势起伏较大。登丘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由于场地四周均为园路环绕,未与其他展园接壤,使得日照展园在用地上具有较大的弹性,并且东西向纵深感较为深远。经与地方政府和组委会协商,日照展园占据了面积近6300m2的整个绿岛,成为济南园博园中规模最大的展园。
设计构思:
日照展园试图以日照典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源泉,从中撷取既有代表性又便于表现的设计要素,创造既有日照的地域性景观特征,又和谐统一的日照展园风貌,使游人能够在有限的展园空间中体会到日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无限的魅力。
日照展园的设计要素包括空间构成要素和主题景点要素这两个方面。空间构成要素以日照的自然景观要素为主体,形成富有自然气息的园林空间;主题景点要素以日照的人文景观要素为主体,突出日照展园的地方景观特色。
日照展园的空间构成要素包括“海·滨·山·林·光”等自然景观要素,形成“海景园”、“沙丘园”、“岩石园”、“名花园”和“光影墙”等园林景观。
“海景园”以礁石、贝壳、雾化喷泉等元素构成虚无缥缈的海景氛围;
“沙丘园”以沙生植物和黑松丛林形成典型的日照海岸带景观特征;
“岩石园”借助园址的小山丘,结合山石、石墙、蹬道,勾勒出日照的自然山地风貌,在银杏、广玉兰和花灌木构成的丛林映衬下,整个园子显得生机勃勃;
利用玻璃的围合以及滴灌、雾喷等技术的应用,创造出适宜竹、茶等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栽植日照特有的竹子和茶叶,形成“名花园”,充分展现日照南北交界的地理特点以及日照典型的山林特征;
在海滨与山林之间,一道高大的环形石笼墙形成的“光影墙”如同镶嵌在山海之间的城市,既避免了园外喧嚣环境的干扰,又确保了园内景色的和谐统一,同时围合出更加适宜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点明“日照印象”的设计主题。
就人文景观要素的运用而言,日照展园在全园的制高点上设计了“日坛”,它以日照的“天下第一银杏树”为创作素材,并以银杏林围合出原木铺装的圆形平台,辅以银杏枝条、叶片、白果构成的景墙,使游人体会到“天下第一银杏树”的繁茂和银杏枝叶果的美妙。
就历史文化的体现而言,日照展园设计在“光影墙”围合的小山坡上顺势开辟出四层台地,分别代表在日照这片土地上沉积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古莒文化和大河口文化,结合各个历史文化时期的典型材料和器物,让游人联想到日照历史文化的悠久。
委托单位:日照市园林局
设计时间:2008年12月—2009年9月
规划面积:6300平米
项目主持人:朱建宁
项目组成员:熊瑶、李芳、马健、李莎、胡婧、杨肖、杨丽